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二百章 率兽食人

刘易此次前往长城,主要目的是视察长城一线的防务问题。

      顺带去看看风景!

      后世的刘易是去过长城的,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的号召下,他是去爬过长城的。

      然后,他就看了个寂寞。

      大夏天,长城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风景没看到,人倒是见了不少。

      但是,即便如此,长城的壮美威严,也是使得刘易为之惊叹。

      可以想象到古代无数的热血英雄,以长城为依托,抵抗异族入侵的壮烈豪情。

      那还是自大明灭亡,废弃了数百多年,没有修缮过的长城。

      满清本就是异族入主中原,他们吃饱了撑的才会去修长城。

      修好了防御谁啊?他们自己吗?

      所以说,除去如山海关之类的关键关隘外,其余的长城几乎是没有被修缮过的。

      刘易当场就想喷那些煞/笔公知们,谁他娘的说中国人没有工匠精神的?

      数百年前的大规模建筑,数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数百年不修缮依旧不倒,依旧壮美威严。

      是德国人百年不坏的下水道能比的?

      刘易实在是好奇,这个时代大明的长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刘易就带着人往长城赶去。

      但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视察长城的城防,看风景只是顺带的。

      两日行军,刘易带着他的亲卫营,赶到了长城沿线。

      刘易眼睛眯了眯,望着那座如同巨龙一般横卧天地间的巨大建筑,一眼望不到头。

      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奇迹!

      万里长城究竟要花费掉多少的人力物力,简直难以想象。

      但是,很快,刘易就从长城的壮美上收回了视线。

      “登城!”

      刘易挥挥手,手中的马鞭指着一段长城说道。

      他的亲卫营动了起来,杀向了长城方向。

      不多时,亲卫便回来了,几个穿着明军衣服的老弱病残被提溜到了刘易面前。

      “大将军,抓到了几个人!”

      刘易开口询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

      说话间,刘易的眼睛眯成了一个危险的弧度。

      几个人被眼前的场面给吓坏了,一个个跪地磕头,拼命的求饶。

      “好汉爷爷饶命,好汉爷爷饶命!”

      “不要杀我们,不要杀我们!”

      “饶命啊!”

      “……”

      刘易眉头一蹙,声音变冷,十分不悦的说道。

      “不要废话,回答我的问题!”

      刘易的几个亲卫纷纷拔刀,将刀架在了几人的脖子上。

      在死亡的威胁下,几人更加恐惧了,片刻之后,几人才哆哆嗦嗦的交代清了事情。

      他们是大同镇的边军,负责守卫长城沿线哨所,负责预警工作。

      并且他们交代,大同镇总兵官姜镶前段时间,就已经将长城沿线哨所中的精锐战兵抽调一空,这才使得这段长城的哨所,只剩下了他们几个老弱病残。

      其实若是正常时候,长城沿线到处都是一连串的哨所,是有不少兵力的。

      若是遇到关外鞑虏寇边,他们就将会点燃烽火狼烟,向后方示警。

      后方的大同城得到示警,将会迅速集结起兵马迎战寇边的鞑虏。

      这就是长城沿线的烽火狼烟防御体系了!

      刘易得知了事情的前后,也就不再深究,带着自己的亲卫登上了长城,眺望关外。

      此时正是秋高草长的时候,关外的草原上绿色和黄色交杂在一起。

      草地上,不时的有兔子,狐狸等小动物出现,然后迅速消失。

      刘易望着关外的方向,眼睛眯了眯,手掌扶着长城的垛口战力,仿佛看到了不久之后,这片草地尸横遍野的场景。

      往年时候,其实长城沿线,是有不少蒙古人放牧的。

      这些蒙古人平常时候放牧,到了冬天,就翻过关墙,入关抢一把改善生活。

      毕竟长城沿线万里之遥,就算是一里地安排一个卫兵,也得一万人站岗才行。

      把人拉这么散,能防住啥呀!

      随便挑个长城缺口,小规模人马想要出入长城关墙是很容易的。

      刘易所看到的那些壮美威严的长城段,无疑都是重要关口,普通的长城段其实压根没人会去修葺。

      反正就算是修葺了,也防不住人,还修啥呀,还不如集中资源去营建几座重要隘口。

      这也是为什么明长城能一直保留到后世,而没有垮塌损害的不成样子的原因!

      但是,现在的关墙外却是一个牧民的人影都没有了。

      建奴攻打林丹汗一战,林丹汗战败,被迫西迁,几乎带走了长城沿线所有的蒙古人。

        直接导致了现在的长城外荒凉一片!

      只是,就在刘易望着关外的方向,思索着战略之时,一个哨骑奔到了刘易面前,大声说道。

      “大将军,长城外三十里,发现蒙古人踪迹!”

      刘易神色一沉,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开口询问道。

      “有多少人马?统兵者谁?”

      哨骑开口说道。

      “回禀大将军,蒙古人来了万余骑兵,皆是一人双马,还有小三万步军,好像都是汉人奴隶……”

      刘易的脸色一沉,驱赶奴隶为先锋攻城,正是关外鞑虏最常用的手段。

      用奴隶的生命去填平城池,然后鞑虏就能破关肆意劫掠了。

      反正奴隶的生命不值钱,死了再抓就是!

      但这却使得刘易异常愤怒,心中杀意翻腾。

      忽然,刘易想到了林丹汗入关,带着大批汉人奴隶的其他原因。

      一是蒙古人不善攻城,驱赶汉人奴隶攻城,用这些汉人的生命去填平城池。

      二是现在的林丹汗所部缺粮食,死上一些奴隶,正好缓解一下部落的粮荒。

      反正他们没把汉人的命当回事!

      不就是汉奴吗?入关了还不是想抓多少就抓多少?

      历史上建奴每次入关,不都是掳掠数十万口而归吗?

      刘易还有一个更令人心惊的猜测。

      那就是,林丹汗所部带着这些汉人奴隶,是为了应急的。

      真要是没粮食,战马他们舍不得杀,但这些奴隶不就是现成的肉食吗?

      毕竟老祖宗都说过,胡虏,蛮夷也,率兽食人者也!

      这些胡虏又不是没这么干过!

      说远的,五胡乱华时候。

      胡人军队随军携带汉人民夫,饿了就杀人为食,称之为两脚羊!

      就说近的,就是十几年后的新会之战!

      晋王李定国引兵攻新会,清兵守之,断粮,杀人为食,终不可破!

      新会解围之后,城中人口不足一半,城内将近半数人口被清军吃尽!

      这不就是满清鞑虏干出来的事情吗?

      刘易敢保证,林丹汗绝对有这方面的想法。

      哨骑又开口说道。

      “我方侦骑在蒙古人阵中发现了苍狼尾苏鲁锭大纛!统兵者应当是林丹汗!”

      刘易摸着下巴,他猜到果然没错。

      这次蒙古人入寇,是林丹汗亲自带兵的。

      苍狼尾苏鲁锭大纛,那是蒙古大汗亲征所用的大纛,所到之处必然是血雨腥风一片。

      象征着无尽的杀戮和血腥!也象征着蒙古大汗的权柄!

      林丹汗是黄金家族的正统传人,对他来说,仪仗是绝不能乱用的。

      因为这涉及到了黄金家族的尊严!

      草原上谁都有可能对此不以为意,但林丹汗绝不在这其中。

      所以说,只要苍狼尾苏鲁锭大纛出现,那么林丹汗也绝对就在军中!

      这也附和刘易的猜测。

      林丹汗是怎么死的?

      染天花而死!

      历史上多铎等一大票满清宗室大将,都是死在天花上了。

      他们是怎么染上天花的?

      这些人出身在苦寒的关外,适应不了关内的气候,尤其是领兵征战时,身体疲累伤病,很容易就会出天花。

      而天花在这个时代是不治之症,得上了,能不能痊愈活下去,完全看命!

      嗯,很显然这些人运气都不怎么样!

      最后都死了!

      或许是就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他们造下的无边杀孽,所以收了他们吧!

      林丹汗估计也是这样,他亲自带兵入关劫掠,然后倒霉的在关内染上了天花,第二年人就死了。

      不过如果仅仅只是因为一个染上天花,刘易是无法判断出此战是林丹汗领兵的。

(https://www.bqduo.com/biquge/74_74567/c2314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