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国家柱石

刘易笑了笑,态度有些无所谓的说道。

      “父亲不必忧心。”

      虽然刚刚征战归来,此时他很疲惫,但刘易知道自己还不能休息。

      眼下还有很多的事务都急着需要他去处理!

      就比如说大同城的善后,昭武军的战后赏赐和修整。

      这些东西都需要迅速落实下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随着同姜镶和蒙古人的接连两场大战的结束。

      现在山西境内,昭武军已经没有敌人了,明军剩下的兵马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卫所兵。

      加起来能最多也就能有七八千人,不会再多了,而战斗力……

      呵呵,刘易有自信,派出昭武军的一个老营头,就能横扫这七八千卫所兵丁。

      现在,昭武军军政府可以不再局限于一隅之地,可以继续向外扩张地盘了。

      更大的地盘象征着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赋税。

      昭武军现在完全可以把整个山西都给拿下来,凭着现在的兵力,刘易有把握就算是分兵,也能守住太行八陉。

      就山西的地形,只要太行八陉不失,就不用担心会有大股敌军杀入腹地。

      也就是说,只要守住太行八陉,刘易就可以安心休养生息,处理内政了!

      只要有整个山西在手,修养生息上几年,修缮基础设施开荒屯田,扩建工厂规模,大练精兵。

      刘易就有把握凭借自己手上彪悍善战的山西兵,以及山西的煤铁工业之利,在接下来的乱世中保全自己,甚至是争霸天下。

      刘易握住了刘老爷的手掌,摇摇头说道。

      “父亲我没事,眼下还有很重要的等着我们去处理!”

      “我在大同留了三千人镇守当地,剩下的大军全部返回了太原修整。”

      “等大军修整上一段时间,便可以继续出兵扩大地盘了。”

      “一是南下,而是西征,父亲按照我的预计,大概需要一个月上下,我昭武军就能拿下整个山西。”

      刘易的话语中满是自信,一双满是疲惫的眸子,在说话时也是闪烁着亮光。

      刘老爷却是有些迟疑的说道。

      “可是,朝廷那边的反应……”

      之前自己儿子还在和朝廷派来的使者虚与委蛇,好像有接受朝廷招安的意思。

      但现在却是准备要出兵攻占州县,扩大地盘,这不是在涮朝廷玩吗?

      刘老爷很担心朝廷的反应。

      万一朝廷被惹怒了,派兵来攻当如何?

      刘易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

      “父亲不需担心朝廷那边,没事的。”

      “朝廷如果有力量来围剿我昭武军,又怎么会派出使者来太原呢?”

      “朝廷之所以会派出使者来招安,那就是因为现在朝廷奈何不了我昭武军,既然如此,父亲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并且,昭武军就算是要出兵,那也得要先修整几日,现在军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今年秋粮的征收工作。”

      刘易开口宽慰道。

      并且,他也把话给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昭武军治下秋收都已经完成了,按照往年的惯例,秋粮是时候征收了。

      刘老爷点点头,开口询问自己儿子。

      “对税赋事,吾儿可有何看法?”

      刘老爷下意识的询问自己儿子的意见。

      刘易沉吟一阵之后说道。

      “事情不难,只要抓住几个重点就好。”

      “一是废除正税之外的一切杂税,赋暂停征收。”

      “这一举措是为了拉拢人心!”

      刘老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明白自己儿子的意思。

      大明朝为什么现在整个北方到处都是流寇,流寇剿之不灭,甚至是越剿越多?

      除去天灾不断外,更多的则是人祸了。

      地主士绅借着天灾的机会大肆兼并土地是一点。

      还有就是而官府朝廷收的税也是越来越多,除去正税外,还有火耗,剿饷,练饷,辽饷等一大堆的杂税。

      别看在朝堂上决议时候,这些杂税加起来好像没多少。

      但是,那是在朝堂上。

      到了下面真的征收到平头百姓脑袋上的时候,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后面加个零都是轻的,都能算是体恤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了。

      这也就导致了,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失去了活路!

      没了活路的百姓会做什么?

      当然是造反了!

      中国的老百姓可不是欧洲的农奴,被压榨到死都不会反抗。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有着一股子名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戾气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句话说明了中国人性格的两面性。

      活的下去的中国老百姓的是温和的,是任劳任怨的,面对压榨表现的很是顺服,是春日的溪流,是朦胧细雨。

      但是,这只是水的一面。

      但是,看似温和无害的水,是有另一面的。

      活不下去的中国百姓,随时有可能化为滔天巨浪,化为浩荡洪水,湮灭一切,毁灭一切!

      从古至今,多少王朝都倒在了浩荡的农民起义之中?

      现在昭武军占据了地方,为了拉拢人心,肯定是要施恩于百姓的,免除一切杂税,暂停征收赋,也就是最直接的手段了。

      刘易紧接着便继续开说道第二点。

      “二就是官绅地主也要一视同仁的收税,大明朝时候的那些免税名额,我昭武军是不认的。”  “在我昭武军这里,不管他是进士,还是举人,还是秀才,还是普通农户,全部都要一视同仁的交税!”

      “记住一个准则,土地在谁手上谁交税,每一块土地都得交!”

      “这些人手上握着大量的土地,但以往却是不交税的,而是将税摊到了那些土地本就不多的平头百姓身上,那些普通百姓本来就穷的活不下去了,还要替这些人交税,活的更加艰难了。”

      “大明朝那么多的流寇,这些人的贡献可也不少!”

      “父亲,别看我昭武军废除了杂税,好像能收到的税变少了,但要是能把这部分以前被隐瞒下来的税给收上来,最后税收所得的总数只会多不会少。”

      刘老爷有些担忧昭武军这么做会引起地方反弹,语气中满是担忧的说道。

      “可若是如此的话,我昭武军可就当真把士林给推到对立面了,士林是国家柱石,这些人手上掌握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真要是这么做了,地方肯定是要生乱的。”

      刘易却是浑不在意的耸耸肩,开口说道。

      “那又如何?”

      “我倒是盼着他们生乱,正好杀鸡儆猴,杀上一批,新政的推广也能顺利些!”

      刘易对这些所谓的“国家柱石”,确实不怎么上心。

      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权势地位,真正的依仗是昭武军的数万精锐大军,是那一套套甲胄,数之不尽的刀枪,是一把把火枪,一门门重炮。

      而不是所谓的士林归心!

      所谓的士林归心,呵呵,杀怕了,他们自然也就归心了。

      没见满清入关之后,他们一个比一个跪的利索吗?

      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他们被满清的屠刀给杀怕了!

      如果说剃发易服只是面子上不好看,危害不到他们的切实利益。

      但是,等到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那可是在用刀割他们的肉啊,也没见他们跳起来造反啊!

      狗屁的国家柱石,一群软脚虾罢了,杀怕了,也就不敢跳了!

      刘易想要刀枪盔甲,想要火枪大炮,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钱粮,想要钱粮,那征税就是不可避免的。

      刘易不想去盘剥那些生活本就不易的升斗小民,所以只好对这些所谓的“国家柱石”说一声对不起了。

      刘易现在手上还握着阶梯式征税这么一个大杀器没放出来呢!

      谁要是把刘易给逼急了,刘易就敢给他们来一个土地越多,缴税越多的阶梯式征税!

      反正自从昭武军军政府治下官和吏之间的限制被打通之后,以前那些一天天不干人事的积年老吏,现在表现的那是一个比一个积极。

      用事实诠释了什么叫做清廉如水,什么叫做高效率办公,什么叫做青天大老爷!

(https://www.bqduo.com/biquge/74_74567/c33925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