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草头王 > 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标与治本

如果不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宗管局就算是能扫清天下邪教,所有的邪神淫祠,也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

      只要一天不能解决黄河水患,类似的用人命祭河神的事情,就一定会再次发生。

      刘易对此有深刻的了解。

      不过,虽然现在只能治标,那他也要治一治!

      治本的事情大汉朝廷正要做,但敢拿活人祭河,不管此人是谁,刘易都绝对不会放过他。

      刘易提笔,在河南巡抚的提本上书写道。

      “杀人者,人恒杀之!”

      “既然神婆之恶,在于河神,便将其也拿去祭了河神!”

      “相关涉案人员,全部严惩,绝不姑息!”

      刘易的态度很明确,严惩不贷。

      祭河之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发生了,神婆既然喜欢拿活人祭河,那她自己也品尝一下被活活投入黄河淹死的滋味吧。

      随着大汉皇家科学院的相关人员,再次从黄河两岸考察归来,大汉的治河工程,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朝廷正式发布政令,一是设治河总理,总管治河事宜,二是下令开始大规模招募民夫,调动物资。

      整个大汉都开始运作了起来!

      无所人都在为了治河之事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

      黄河岸边,大量的民夫集中在了一起。

      民夫手手持铁锹锄头扁担,面庞黢黑,大多身体都很瘦,站在一面大汉龙旗下,一双双目光齐齐望着最前面。

      随着一声锣响,负责这段河岸的官员开口说道。

      “开工!”

      这些民夫们蜂拥进入了工地,扛起锄头铁锹,开始干起了活。

      要修治河,必修黄河大堤,要修大堤,第一步便是打好地基。

      整个工地上,到处都是人在热火朝天的干活。

      朝廷治河用的都是雇工,这些雇工大多都是黄河两岸的百姓。

      对于治河之事,别说朝廷给工钱了,即使朝廷不给工钱,他们大多也是愿意的。

      只有身在黄河两岸,才能体会到黄河水患带给两岸百姓的深刻苦难!

      “嘿呦!”

      “嘿呦!”

      “嘿呦!”

      “……”

      一声声的呼喝十分整齐,几个赤着上半身,露出精壮肌肉的汉子,几人一组,配合起来打着地基。

      重石被好几根绳子相连,人一用力,就能将重石拉起悬空,然后再砸下。

      如此往复,整个工地到处都是烟尘,到处都是一声声整齐的呼喊声。

      民夫们用肩挑手抗,用铁锹锄头,一起修筑着象征着未来的黄河大堤!

      他们知道,只要黄河大堤一成,以后就不会再有黄河水患了!

      除去雇工民夫外,还有不少的奴隶和劳改营也在参与在其中。

      这样的工地不只是一处,整个黄河沿岸的重要节点,那些往年最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方,几乎都在热火朝天的修筑着黄河大堤。

      数不清的水泥,竹条,砖石等建筑材料,被通过官道,通过水路从大汉各地向着黄河两岸汇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段段的黄河大堤开始逐渐成型……

      ……

      当下,大汉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零散的修建水利,修补官道,修缮各地城防且不说,光是大工程就有好几个。

      比如说直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建设,比如说连通各省府之间的水泥官道建设,还有连通南北的铁路建设,还有就是黄河的治河工程了。

      现在大汉大动土木的规模,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罕见的。

      这样的动工规模,即使是放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初期,民力也顶不住这样的消耗。

      但对大汉来说,却只有财政问题,而不存在民力消耗严重的问题。

      因为大汉从来都没有征过徭役,修建这些大工程,用的都是雇工和奴隶,或是劳改营。

      如此一来,虽然朝廷财政支出会比征徭役,让百姓们免费干活多得多。

      但却不至于消耗民力!

      只要大汉财政有钱,随便修建大工程,也不会因为消耗民力而使得天下动荡。

      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大汉实在是不缺劳动力!

      明末中国的人口,登记在朝廷黄册上的,数字大概是一万万上下。

      再加上各种隐户逃户,真正的人口数量,最少也是两万万,甚至更多。

      由于大汉提前终止了明末乱世,解决掉了满清,没让满清入关之后从北杀到南,进行一系列的大屠杀。

      所以,现在大汉治下的人口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清初的。

      大汉在立国之后,清查天下丁口,得到的数字是一亿六千余万。

      大汉境内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刘易对外移民,对内发展工商,都是为了缓解大汉所要面临的人口压力。

      说白了,就是要为这些土地养活不了的人口,提供工作岗位。

      但不管是对外移民,还是发展工商,都是需要时间的。

      只能说移民和工商是未来,但目前还不行,就现在大汉的移民以及工商业发展规模,根本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无地人口。

      所以,刘易便想出了大搞基建的办法!

      用大规模的基建,来提供海量的工作岗位,来分担土地养活不了的人口。

      所以,移民和工商是未来,基建就是现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大汉展开那么多的大基建工程,其实是好事。

      ……

      遥远的欧洲,阿姆斯特作为荷兰的首都,欧洲的金融中心,是很繁华的。

      城内的人口足足有三十万,每日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商和水手进出阿姆斯特丹。

      不愧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名号!

      随着大汉向整个欧洲宣战的消息传回阿姆斯特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跌停了好几次。

      再加上失去了巴达维亚,被逼着全面退出南洋,东印度公司遭到了重创。

      阿姆斯特丹城内的英姆尔大街,东印度公司的总部所在。

      公司的十七位理事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商议着事情。

      圆桌上摆着美味佳肴,以及名贵美酒,但却没人在意这些。

      “尊贵的先生们,东印度公司不能失去远东的市场!失去远东,东印度公司就失去了最大的利润来源。”

      “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白糖是整个欧洲最畅销的商品,南洋的香料,粮食,金银矿,也是公司珍贵的财产。”

      “我们东印度公司绝对不能失去这些!”

      坐在上首位置的卡伦神情激昂的演讲着。

    

(https://www.bqduo.com/biquge/74_74567/c6864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