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超级手机 > 第120章 工作计划

刘小洋同志在被正式提拔为科长的那一刻,他没有立刻就想到田小悦,而是想到了组织上的关怀与信任,想到了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说明刘小洋这位同志虽然一向迷迷糊糊的玩忽职守,但总的说来还算是一位好同志,不像有的人,被提拔之后的第一感觉,会先想到以后的日子将会如何如何的趾高气昂,会有大把大把的钞票进账,还可以利用手上的职权去玩弄更多的女性;

    当官如果不捞钱和玩女人,这官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估计有不少人都怀有这样的想法,虽然这种想法绝对不能说出来,但不说并不代表不去做,做了不说,说了不做,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老练的标准,尽管这是一个错误的标准,但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个别人更是在做了之后产生了一种畸形的理念,认为自己的‘光辉成就’无法与别人共享,岂不是枉费自己有那么大的‘能耐’?于是就写日记,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官这么多年来的‘辉煌业绩’,后来在事之后,那本记录着一百多个女人名字和经历的日记被公布于众,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公众闻之顿时无比愤怒,愤怒的情绪之下又隐藏着一种强烈的嫉妒心理,那种见不得光的嫉妒心理使愤怒的情绪格外高涨;

    后来个别人被处以极刑,公众纷纷拍手称快,说这是**分子理所当然的下场,同时也让人们心有余悸,官场仕途风云莫测,昨日的风光或许一夕之间就会沦落为阶下囚,直至万劫不复;

    但尽管如此,社会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还是向往着混迹官场去当官,当然,他(她)们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奔着阶下囚而去的,每个人的初衷都是好的,要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个别人的结局无非只是一个个别现象,之所以吸引公众的眼球,是因为人们对这种个别现象感兴趣,生活原本太平淡无聊了不是吗?像那些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绝对要比个别分子多得多,但人们对那些却不感兴趣,人们觉得那些都是公仆们应该做的,就好比家长里短、一日三餐,有人会对这些感兴趣吗?当然不会,人们只会去关注那些闻所未闻的新奇事件,所以很多想象中的空间,其实是人云亦云、夸大其词了;

    当然,这一切跟刘小洋没有任何的关系,他甚至从来都没有往那方面去想过,刘小洋这一段仕途的经历比较特殊,所以他不像那些********挣扎在官场中的人们一样,他虽然经历了从一个普通的小科员到一个科级干部的蜕变,但这中间刘小洋其实并没有实际付出过什么,既没有品尝过失意的痛苦,也不曾有过努力的奋斗,他甚至从来都没有去上级领导家里交交心、汇报汇报工作;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交心和汇报工作是官场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那其实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工作值得去跟领导一次又一次的登门汇报,交心也不是向组织交心,而是向领导交心,这关系到一个站队的问题,先你必须让领导明白你的真实态度,这样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领导信任你了,才会有更重要的工作交付给你,这样你才会有机会在仕途中大显身手,这种情况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对,领导怎么可能把重要的工作交付给不值得信任的同志呢?那岂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说交心、汇报工作、甚至是深入到站队层面的问题,都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不过也不能乱来,当事人必须要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跟上级领导进行交心和汇报工作,没有原则性的跟领导交心是不可取的,你跟每一个领导都交心,实际上也就等于你跟每一个领导都不交心,这就像爱情一样,你跟每一个姑娘都说‘我只爱你一个人’,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任何一个姑娘都不再信任你,没有了最基本的信任,估计也就没戏可唱了;

    爱情跟官场多少有那么一点的共通之处,甚至有的人解释说,讨好一位领导的过程跟追求一位姑娘的过程是一样的,摸透了领导的心思,仕途上自然就顺风顺水,摸透了姑娘的心思,爱情就能瓜熟蒂落,而领导的心思跟姑娘的心思同样也是差不多的,都不会把心里所想的真实一面相当明确的表露出来,跟害羞的姑娘一样,领导们也喜欢用暗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一个颇有意味的眼神,这些都值得细细的去考虑,考虑的透彻了,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去做了,这一切都需要在过程中去历练,去感悟;

    交心的过程也就等于是爱情的表白过程,不怕你说的肉麻,不怕你说的过火,就怕你憋在心里什么都不说,领导先是不可能跟你去主动谈些什么的,如果你再不主动一些,那岂不是变成了无话可谈的地步,那就很有问题了,你跟领导无话可谈究竟是什么意思?对领导有意见,还是跟领导闹情绪?就算领导不从这方面考虑,但你不跟领导交心,有的是人跟领导交心,时间长了,领导自然会忘记手下还有你这么个人,先别说信任不信任了,领导都不记得你了,你还在单位上混个什么劲儿啊?

    所以跟领导交心这种情形真的很重要,甚至比实际的工作还要重要,只有把这一点放在要位置上的人,才是真正能做出成绩的人,要不然即使你做出了成绩,也不会得到你期望中的回报;

    刘小洋不明白这一点,他从来都没有跟任何一个上级领导交过心,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和概念,他在这方面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甚至可以理解成单纯和幼稚,刘小洋对自己当上科长的感觉就跟上小学时老师让他当小组长时的感觉一样,老师让当小组长那就当呗,他当然不可能当天晚上或者是提前一段时间就跑到老师家里,大谈自己自己的忠心和夙愿,甚至还不惜去打某个同学的小报告来提高自己的形象,那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刘小洋当上科长后自然也认为没有必要上门去跟领导们谈些什么,一切都看实际行动吧,他是这样认为的,再说刘小洋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领导如此的看重自己,他甚至都不知道任何一个领导的家门朝向,在这一点上,刘小洋同志的确是属于马大哈级别了;

    但不管怎样,刘小洋现在已经的的确确坐上了科长的位子,那种脱颖而出的成就感还是有的,就像是当年当小组长时的心情一样,刘小洋也是懂的感恩的,既然当了科长就要有所表现,不能辜负组织上的信任与重托,刘小洋决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先期的工作计划,他要让三科在短期内改变原先那种懒散的工作状态,原来的三科在前科长朱新贵的领导下总给人一种老牛破车的感觉,明明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至少也要拖上十天半个月,那就太不像话了嘛,刘小洋对那种拖沓的工作状态是深有体会的,他是过来人,现在刘小洋亲自走马上任,第一步当然要杜绝那种工作拖沓的行为,他要为组织负责;

    当天就任之后,刘小洋召集科室里仅有的两个人开了一个短会,会议的内容精简而明确,刘小洋不会那种长篇大论的官话套话,更不会定调子先讨论些什么什么热热身,况且他也根本就不懂得定调子扬民主的那一套,他只是以自己的观点为三科接下来的工作日程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明确指出了有关工作效率的问题;

    在这种绝对明确的论调之下,三科科员小倪和刑海楠在短会上积极诚恳的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决心一定按照科长刘小洋的指示和要求,以一个崭新的工作面貌出现在日常的工作之中,扬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工作风格,以刘科长为核心,防微杜渐、真抓实干、下大力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完成好上级交代下来的每一份工作……

    两个人这番慷慨激昂、自肺腑的表态,让刘小洋在恍恍惚惚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觉得似乎他们更适合当领导,相比较来说,自己在会上的言就显得有些简单化和情绪化了,自己只是在客观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要求,完全没有跟组织上贯彻的精神联系起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失误;

    刘小洋更不会想到,小倪在短会上积极表态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看笑话的心理,他知道三科的工作在刘小洋这样的日程安排之下,必定是要闹大笑话的,他等待着那样的一天。Δ』Δ笔趣Δ阁Ww  W.ΔbiqUwU.Cc

(https://www.bqduo.com/biquge/37_37228/c116542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