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袁家逆子 > 第三百零五章:齐候府内议垦荒!

一万八千九百震惊点,合计江东诸将群臣加在一起,给袁谭凑了整整九千多震惊点有余。

    这让袁谭不由得期待起孙策带着兵马渡过长江,千名身披徐州铠的亲卫军在荆襄平原上冲锋的时候。

    被披挂徐州铠的江东铁骑大败的刘表,得知徐州铠产自徐州,来自他袁谭的时候。

    又能够给自己提供多少震惊点?

    这是一把好镰刀啊。

    可以为自己割的韭菜还没完呢。

    袁谭笑着摇摇头。

    将这些思绪暂且收起,那边府门外已经传进来了消息。

    诸葛瑾已经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百万石粮秣。

    “君候,幸不辱命,仲翔兄说他四月之前,定往徐州一行。”

    并没有直接纳头便拜,反而要先来徐州看看,再做决定。

    对于虞翻的回应袁谭并没有多少意外,这个年代的文人大多如此,虞翻这个表现算不得多么出格。

    反而是诸葛瑾眼下回来,为他解决不少麻烦。

    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等着他去办呢。

    “垦荒计划可以开始了。”

    齐候府每月一次的会议上,袁谭当仁不让坐在主位,下手则是荀彧、陈登、诸葛瑾组成的智囊团。

    徐庶作为长史,俸禄八百石,自然不能和三人平起平坐。

    侍立在袁谭身后,暂时客串了一把书记官的角色,此刻正握着手中的刀笔随时准备奋笔疾书。

    对于垦荒之事,三人早已从袁谭那里知晓了一些计划,但并不全面。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袁谭摩拳擦掌留在徐州,就是为了能够在明年和曹操决战中原。

    而要想达成这个目标,仅仅指望徐州眼下这二十万户人口肯定不行。

    招募流民势在必行,流民招募过来不仅可以派去垦荒耕田。

    还可以从流民中挑选出适合当匠师的料子送进将作院学习。

    眼下徐州百废俱兴,除了徐州军之外处处都缺人,之前一直没有放开口子吸纳流民。

    纯粹是因为兵粮跟不上。

    眼下有了江东送过来的第一批百万石粮秣,这些计划总算可以提上日程。

    “徐州各郡,统计出来的,抛荒一年以内的荒地有一万顷,这一万顷必须在今年内恢复耕种。”

    诸葛瑾将手中汇总过来的数据整理成文书,由徐庶分发给袁谭三人。

    荒地也是分等级的,抛荒的年份越久,越不好恢复耕种。

    不仅需要重新疏浚河道,还需要恢复肥力,除草等等,这些工作没有几年功夫,想要让这些地恢复到原本一样的肥力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即便有袁谭的堆肥也不行,土地也和人类似,有些伤势不是只靠药物就可以痊愈的。

    需要时间来疗养和调理。

    袁谭点点头。

    一万顷,准确来说是一万两千顷,换算成亩的话,倒不是现在这样以百进制换算。

    一顷大概是五十亩地。

    一人一年能够开垦的荒地有限,即便是抛荒一年的荒地,一年能够开垦出二十亩地就已经不差了。

    这还是建立在有充足的牛马之类的牲口辅助下才能够做得到。

    牲口之类,可以从河北调,用粮秣支付的话。

    那些刚刚被便宜老爹敲打过的世家应该很愿意出这些牲口。

    加上曲辕犁之助,一个流民壮汉开垦出半顷地不成问题。

    但要知道,一个成年的流民壮汉,必然不会只是独身一人。

    若是拖家带口的话,等同于一户人一年开垦半顷,一万两千顷地,就要两万四千户人。

    换算下来就是十万甚至十二万的流民需要招募。

    这中间需要支出的粮秣、牲口、种子等等,都需要官府来进行支付。

    诸葛瑾带来的文书中显然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最后给出了一个合格的数字。

    “安置一户流民需要粟米五石,此后直到腊月休耕,官府前后共需给付粟米二十石以供流民养家糊口。”

    二十石粟米,就是四十八万石米粮,这点粮秣,现在的徐州出的起。

    毕竟,招募流民垦荒抛荒一年内的土地,算是稳赚的买卖。

    即便抛荒一年肥力有所下降,一年两季,怎么也能够亩产一石半的米。

    流民垦荒第一年,所有开支都由官府赈济,自然不可能像徐州现在的百姓那样,享受四公六民的政策。

    八公二民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税赋。

    如此一来,一万两千顷,六十万亩地,可以产出的粟米大概在九十万石左右。

    按照这个标准,徐州年末可以从开垦出来的田地上收回七十二万石粟米,扣去支出也能够有二十四万石的结余。

    加上徐州眼下已经有的田赋预计,诸葛瑾表示到年末徐州应该可以储粮百万石。

    但这个数字,对于袁谭来说还远远不够。

    现在军队每个月开支粮秣不过十八万石,但这是没有打仗的前提下!

    一旦开战,士兵的体力消耗将会是成倍甚至是数倍的增长。

    十八万石的消耗直接翻到五十万石都是正常,毕竟这中间还有辎重转运的消耗。

    十石粮,从后方运到前线,哪怕只有百里,也会有一石到两石的消耗。

    若是运送到许昌一线,运十石粮到前线,到地方只剩下三石粮四石粮都是正常,毕竟转运的民夫辅兵也都要吃粮的。

    木牛流马谁都想要,但不是抽不出来嘛不是。

    百万石粮最多支撑两个月的战事,并且这两个月还包括集结军队,开往陈留前线的时间。

    “至少要储粮三百万石,堆肥法势在必行,除此之外,抛荒两年的田地也要进行开垦。”

    袁谭翻了一下诸葛瑾汇总的文书,闭上眼睛思索片刻后,缓缓定下了基调。

    抛荒一年内的田地只有一万两千顷,对于虽算不得广大但也有一州六郡之地的徐州来说,这个数字就小太多了。

    徐州鼎盛时期,可是垦荒十二万顷田地之多。

    眼下徐州已经开垦,未曾抛荒的田地,共有两万顷,加上诸葛瑾计划开垦出来的一万两千顷田地。

    前后三万两千顷,距离这个数字还差得远。

    但如果算上抛荒两年以内的田地的话,至少还有五万顷可以拿来开垦。

    只是听到主公的话后,已经许久不曾露出头疼姿态的诸葛瑾,却是苦着一张脸无奈说道:

    “君候,那些抛荒两年的田地,即便垦出来,收成也不够啊!”

(https://www.bqduo.com/biquge/83_83921/c4053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