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袁家逆子 > 第三百三十四章:刘表使者,荆南战事

“荆州牧刘表遣使者来访,诸位不妨猜猜,其人所求何物?”

    齐候府中,袁谭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将手中的一封书信徐徐收起。

    堂中众臣,左文右武,徐晃、赵云、庞德、黄忠、高览、蒋奇皆都出列,右侧则是荀彧、陈登、诸葛瑾、虞翻、徐庶邓艾等人。

    倒是难得的齐聚一堂。

    听到袁谭的问话,蒋奇先是出列,抱拳笑了笑,眼中却是闪过冷光,显然对那荆州来使十分不屑:

    “君候这话问的,刘表那懦夫现在派使者过来,还能做什么,要么是求援,要么,就是求购铠甲。”

    他可记得清清楚楚之前和江东做交易的时候。

    为了抬价格,袁谭特意写信和刘表说了徐州铠的事情。

    而刘表虽然对于徐州出品的铠甲看不上眼,但袁谭在信中说的很是天花乱坠。

    还是让刘表动了心思,特意派出蒯越一行。

    只是那蒯越趾高气昂,鼻孔都抬高到了天上,根本就没有去将作院查探铠甲,全程当做了一次游山玩水。

    作为将作院的院正,蒋奇虽说没有亲自动手锤造过徐州铠,但和将作院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蒯越的表现自然是颇为愤慨。

    眼下刘表不年不节,突然要派使者过来,还特意让人先送书信以示尊重。

    在蒋奇看来,这样的低三下四,当然是因为荆州和江东的战事不利!

    蒋奇说完话,却是气愤愤的又对袁谭躬身施礼说道:

    “君候,末将有句话想说,这荆州使者这次真要是求购铠甲,还请君候不要卖给他们,让他们亲自承认自己犯错!”

    听到蒋奇的话,不要说袁谭,就是在场的众人,都是忍不住失笑。

    蒋奇心直口快,众人皆是知晓,而且又是追随袁谭已久的老将,谁也不会去在这个时候责怪蒋奇失礼。

    即便是虞翻,也只是摇摇头没有多说。

    别看正史上虞翻总是怼的孙权翻白眼,但真实的虞翻却是很分得清轻重。

    翻翻史书就知道,虞翻劝谏孙策、孙权的,都是相当重要的事情,或是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

    譬如虞翻最初追随孙策的时候,就几次三番提醒孙策,不要因为自己武勇,就总是单骑犯险,大丈夫不立危墙之下,要谨慎行事,保全己身,才是作为主君该做的事情。

    只是孙策虽然每次都是点头答应,但到底没有放在心上。

    最后才酿成了惨剧发生。

    这一世因为袁谭这个变数出现,虞翻来到徐州投靠了袁谭,没有了虞翻提醒。

    估计孙策还会更加张扬一些。

    袁谭摇摇头,将脑海中的思绪止住,摆摆手示意蒋奇先退下去,说道:

    “好了,蒋奇将军的话我记下了,不过,你猜的倒也没错。”

    说完,袁谭将手中的书信出示给众人,嘴角的笑意几乎快要遮掩不住:

    “刘表这次,可真是吃了一个大亏啊。”

    众人当即定睛看去,专门有侍从将书信一一转送众人,待到转过一圈之后。

    堂上已经是议论纷纷,即便是最沉稳的赵云,都是有些惊讶。

    因为在信上,刘表虽然对荆南战事的情况一笔带过,但在信件的末尾,却是直接了当承认。

    “前次樊亭候与齐候相见,因事务繁忙,未曾一览徐州铠之真容,此乃大错……”

    等同于变相承认了上次蒯越的错误,虽然将锅都甩到了蒯越身上。

    但对于刘表来说,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难得了。

    而侧面来讲……刘表在信件上的措辞甚至都可以用低三下四来形容。

    可以想见,荆南战事中,装备了徐州铠的江东军,到底将刘表军打的有多惨。

    “我已经命李典、乐进将军派人,前往荆南探查战况,相信很快就会有回报……”

    袁谭淡淡说道,话音刚落,府门外侍从匆匆而入:

    “君候,李典、乐进二位将军求见。”

    “哦,看来已经回来了,快快有请。”

    李典和乐进如今都已经位列偏将军,在军中地位与众将齐平,只有担任了兵部郎中的高览胜过他一筹。

    此刻皆是起身相迎,和众人抱拳见礼之后,李典和乐进急忙将他们收集到的情报回报了一下。

    只是在说的时候,脸上还是残留着几分震惊,俨然,即便徐州众人都知晓徐州铠的性能。

    但到底没有亲眼在战场上见证过徐州铠真正的效果。

    此刻,都是被二将探听到的情报,给震惊了一瞬。

    ……

    按照李典和乐进所探听到的情报,半个月前,在攻克了沙羡之后。

    孙策和周瑜直接分兵,孙策率领轻骑,过江之后接连攻克了夏口地区数个县城,将其中的粮草辎重洗劫一空,以此来逼迫依城而守的黄祖出城野战。

    而周瑜则派兵直接围困了江夏城,连带着封锁住了江夏到偃月之间的粮道。

    和江夏不同,偃月城是近些年由黄祖兴建起来的新城,目前虽然大体已经建成,但其中还没有多少百姓。

    与其说是一座大城,倒不如说是一座大型的坞堡。

    其中储藏的粮草自然不会太多,粮道被锁,周围的县城又接连被劫掠。

    黄祖困守在江夏,自然心急如焚。

    而负责防守偃月城的,则是刘表的小舅子张允,和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

    毫不客气的说,这三个人都是实打实的纨绔,也就是张允有些才干,但也是强的有限。

    刚开始偃月城还有粮草的情况下,三人勉强还能够沉住气,据城不出。

    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偃月城的粮草逐渐减少,三人却是愈发按耐不住了,最后三人一合计。

    反正被围困的只是江夏而非偃月。

    偃月城中兵卒足有两万有余,与其在这里困守,不如直接强势突围出去。

    到时候不管是尝试突破周瑜的封锁,进入江夏和黄祖会师。

    还是选择北上,向刘表求援,在三人看来,都要比他们困守偃月要好的多。

    由此可见,那句后世人常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能拿来听听,根本不能信。

    现实中,往往是三个蠢人加在一起,只能想出更蠢的主意。

    张允三人想出来的计策便是如此。

    若是他们选择据守偃月,虽然粮草不多,但坚持两个月还是足够。

    江东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战线拉得太长,所有的后勤辎重不仅需要从柴桑转运,还需要度过长江才能够和大军汇合。

    如果真的能够转成持久战,那最先崩溃的,肯定是江东军。

    毕竟,偃月城如果不破,即便孙策这只游击队在外面四处劫掠,真正能够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有限。

    夏口一带的县城就那么几个,即便都被孙策攻破了,损失也还在荆州的承受范围内。

    而偃月城不倒的话,孙策就不敢深入荆州腹心。

    周瑜也只能将大军留在江夏,不然,万一他们这边深入荆州,后面黄祖直接封锁他们的退路。

    前方刘表再一封号令调集荆襄大军,哪怕是人海战术,也足以堆死这只江东远征军。

    但偏偏,张允等人选择了出城突围。

    而其结果,可想而知。

(https://www.bqduo.com/biquge/83_83921/c4053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