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404章 阳翟辛氏

颍川。

        除了荀氏把荀彧、荀攸、荀谌召回,阳翟郭氏郭图、许县陈氏陈群被强制召回,阳翟辛氏最惨,辛氏两兄弟不是被召回,而是战场被俘。

        许多人猜测,辛氏极有可能要步长社钟氏、长社韩氏后尘。

        然而事实让人大跌眼镜。

        “这是你女儿?”

        “…是臣的女儿。”

        刘寒才不管辛评、辛毗两兄弟,跪那就跪那,他更好奇眼前这个五岁小女娃。

        辛氏,字宪英,名门智女,史书最是无情,尤其对女子,而她却能留下劝弟尽忠和评鉴钟会两件事,其能力可见一斑。

        “有意思。”

        刘寒脑子里现在想着怎么把这小女孩骗来做儿媳妇。

        “儿砸,你要老婆不要?”

        想想就有趣!

        两人年纪刚好相同,这打小培养,青梅竹马,刚刚好!

        毕竟,他老子就是从小把媳妇儿养在自己身边。

        越想,刘寒越觉得这件事可行,眼睛也眯成月牙形。

        但这苦了辛氏众人,尤其是辛毗,心里暗道:“苦啊!”

        刘寒的名声…或许是因为士族故意的抹黑,反正在士族里面传的很邪乎,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名声,或者说风评很差。

        什么小肚鸡肠、嗜杀成性、睚眦必报、报酬不隔夜……

        以上都是传言。

        而被铁证石锤的是刘寒喜欢…年纪小的小女生。

        王妃如此、糜氏女如此、甄氏女亦如此。

        辛毗看这架式,这位怕是看上自己闺女了。

        可她才五岁!

        难以接受。

        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

        为什么连她都不放过?

        魔鬼!

        辛毗如坠冰窟,他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大王……”

        刘寒看向辛评、辛毗两兄弟。

        辛评,字仲治,韩馥让出冀州后,辛评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袁尚继位后,辛评与郭图一同挑唆袁谭攻击袁尚,后来曹操攻入邺城,审配怨恨辛评、郭图败坏冀州,于是遣人将辛评全家杀害。

        如今,因为审配早死,辛评活了下来,可以说刘寒是辛评的救命恩人。

        至于辛毗,则比他哥哥幸运得多,辛毗字佐治,跟随其兄辛评为袁绍效力。

        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之战后,辛毗为袁绍的儿子袁谭效力,后归曹操。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

        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

        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颍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逝世后,谥号肃侯,可以说是妥妥的曹魏三朝老臣。

        现在这二人如鹌鹑一样跪在自己面前,刘寒想想就有趣。

        <div  class="contentadv">        “孤其实有一事一直都想不明白,大汉虽然裂开了,但它还姓刘,为何你们一个个的都去帮袁绍、曹操这帮逆贼,却不帮我这纯正的刘氏后人?”

        辛评、辛毗沉默,道理他们都懂,可是不能说,总不能当着刘寒的面跟他说我们就是不满你对士族的残酷镇压,我们就是想要攫取更多的权力吧?

        “既然你们选择帮袁绍,就要接受失败的代价,孤这么说,没意见吧?”

        辛氏兄弟心中一凛:“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躲不过去。”

        辛评作为兄长,又是罪魁祸首之一,深吸一口气,面色平静道:“臣只想请大王,给我辛氏一点体面,留个全尸。”

        刘寒看着辛评毅然赴死的表情,一脸懵逼:“孤什么时候说过要你们死了?”

        “大王不是……”

        在辛评看来,他们比不上长社钟氏、韩氏,但这两家被刘寒毫不留情灭了,辛氏也难逃此劫,故而说出方才那般遗言。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辛氏要从颍川除名,土地、佃户、财产、私兵全部没收充公。”

        土地国有化,或者说土地收归皇室,是刘寒执行下一步计划前最重要的一步,无论士族愿不愿意,他们都没得选。

        辛评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喏。”

        不为其他,就为“死罪可免”四个字,说明阳翟辛氏不用步人后尘被灭族。

        “你二人也有才学,孤给你们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把人清理好之前先听用吧,”

        “喏。”

        二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不仅没被清洗,还顺利融入刘寒集团,算是意外之喜。

        “不过孤丑化说在前头,孤不是袁绍,不喜欢拉山头,所有在孤手下做事的,都要一心为重振大汉,若碰了孤的底线,呵呵……”

        辛评(辛毗):“臣不敢。”

        二人很识趣,没有在刘寒面前搞什么名仕拒绝征辟的花架子。他们很清楚,自己敢这样做,眼前这位不仅不会礼贤下士,还会一刀把他们砍了。

        千万不要在刘寒面前摆架子,祢衡就是最好的例子。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孔融好友,少有才辩,性情刚傲,好侮慢权贵。孔融激赏其才性,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孔融举荐祢衡给刘寒,刘寒也特意去见见这位狂士,“恃才傲物的人,一般都有病,而孤最喜欢给这帮人治病。”

        所以,祢衡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本想羞辱刘寒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嗜杀成性,可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就被刘寒丢到穷乡僻壤三个月——挑大粪!

        恰好赶上最热的几个月,一下子治好了祢衡的嘴臭的毛病。

        在刘寒看来,名仕是最没用的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每日沉浸在没用的诗词歌赋中,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到最底层,感受农民生活不易,上层社会纸醉金迷,都是压榨、剥削下层百姓血汗得到的。

        前方战火连天、前赴后继,后方也是战火连天、前赴后继。

        一袋米要抗几楼!

        不了解痛苦的人,是无法了解真正的和平的!

        所以,当祢衡再次见到刘寒时,眼神没了之前的桀骜不驯,甚至带着恐惧,就连说话也好听多了。

        这是血的教训。

        前车之鉴,辛氏两兄弟不敢忘,他们可不想第一份工作也是挑大粪。

(https://www.bqduo.com/biquge/98_98000/c1150941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